1.水土流失的成因
. (1)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 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 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
. 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 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
.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
. (1)水土流失的成因
(2)水土流失的危害
. ①对黄土高原地区:678
招生考试网认为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 ②对黄河及下游地区:使大量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3.水土流失的治理
. (1)水土流失的治理的一般措施
. ①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 ②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 ③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 (2)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图示
【例1】(2013·重庆文综)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2)题。
(1)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 (2)上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解析】678
招生考试信息网认为(1)题目实际已经给了定义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所以一定是在流域出口处收集,故选D项。(2)水土流失一般的分布规律为:坡度小的地方,受雨面积大,径流量大,但流速小,侵蚀程度较小;随坡度增大,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当坡度大于40°~50°,受雨面积小,虽然流速大,但径流量小,侵蚀程度较小。所以图中坡度小于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应该小,当坡度大于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增大迅速,当坡度未达到40°之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选A项。
. 【答案】(1)D(2)A
. 例2】(2015·上海单科)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
地理的角度闸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 【解析】(1)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从流水侵蚀作用入手分析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的黄土地貌形成过程。
. (2)可以从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 (3)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沟谷地貌,减少高原上的沟谷数量和面积,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地表形态破碎。678
招生信息网认为这样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 【答案】(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 (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 (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地表形态破碎。
. 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任答一点即可)
.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任答一点即可)
. 热门标签:
高考、成人高考、自考、自学考试、成教、成考、成人教育、高考志愿填报、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高考满分作文、高考英语、高考数学、高考作文、高考英语作文、数学学习网、英语作文、高考理综、高考文综、
高职单招面试题、成考语文、成考政治、成考英语、成考数学.